品种名称:黄胸鹀
品种类型:小型鸣禽
品种简介:黄胸鹀(学名:Emberiza aureola)属小型鸣禽,体长14-15厘米,有2个亚种。额、头顶、头侧、颏及上喉均黑,翕及尾上覆羽栗褐;上体余部栗色;中覆羽白色,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;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;尾下覆羽几纯白;下体余部鲜黄色。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、草甸、草地和林缘地带。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,非繁殖期则喜成群,特别是迁徙期间和冬季,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,最多达3500只-7000只。一般主食植物种子。
黄胸鹀从背面看羽色与麻雀非常相似,都属于小型鸟类,成年后的体长可达15cm左右。比较典型的特征就在于该鸟的下体尤其是胸部是呈淡黄色。
雄鸟额、头顶、颏、喉黑色,头顶和上体栗色或栗红色;尾黑褐色,外侧两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;两翅黑褐色,翅上具一窄的白色横带和一宽的白色翅斑。下体鲜黄色,胸有一深栗色横带。雌鸟上体棕褐色或黄褐色、具粗著的黑褐色中央纵纹,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,两翅和尾黑褐色,中覆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,大覆羽具窄的灰褐色端斑亦形成两道淡色翅斑,眉纹皮黄白色。
雌鸟及亚成体顶纹沙色,两侧冠纹略深;眉纹皮黄色较明显;背部颜色和纵文教雄鸟的略浅;肩上的白斑和翅斑较雄鸟的灰暗,下体黄色较黯淡。 无论雌雄,腰和尾上覆羽都为栗红色;外测两对尾羽外测具楔状斑。飞行时翼上的白色斑块明显可见,配合体色,是辨识的主要特征。上喙灰色,下喙粉褐色;脚是淡褐色。
黄胸鹀饲养环境
由于黄胸鹀已受到国家的保护,现已不允许人工饲养作为宠物鸟了,但依旧有很多人在饲养,那么人工饲养黄胸鹀应提供怎样的饲养环境呢?
黄胸鹀是食谷鸟,粪便量小而干,宜用封闭底的鸟笼。单养雄鸟可用黄雀(详情介绍)笼、沼泽山雀笼或金丝雀(详情介绍)笼。成对饲养,进行人工繁殖可用金丝雀繁殖笼或十姐妹、灰文鸟的箱笼。黄胸鹀在自然界营敞口的碗状巢,故应使用金丝雀的敞口草巢。为隐蔽,可稍遮掩。
黄胸鹀一般不水浴,但笼底宜铺细砂。为保持砂土清洁,每周应更换一次,食、水隔日清换一次。尽量多争取日光浴,但夏季不能太阳直射,否则会因为饮水蒸发而将鸟渴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