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种名称:亚历山大鹦鹉
品种简介:亚历山大鹦鹉(学名:Psittacula eupatria)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,共有5种亚种,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56~62厘米,体重198 ~ 258克。分布地区十分广阔,横跨数个国家,野生鸟栖息于海拔900米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,包括森林、农作物区、红树林、椰子园等地。外表有点类似环颈鹦鹉,但是体型明显大的多,且翅膀上有明显红斑,有不错的学话能力,天性温和,人工饲养可训练学会一些技巧,出现许多颜色的变种。分布于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、柬捕寨、越南等国。

与野生的亚历山大鹦鹉相比,人工繁殖鸟儿来到新主人的家中会更快地适应,并且它们也更容易繁殖下一代。
亚历山大鹦鹉形态特征
亚历山大鹦鹉体型大,它们的身长不会少于55cm,最长的个体可达62cm。因为体长的关系,它们的体重也不会太轻,通常情况下,亚历山大鹦鹉的体重在230g左右。远远望去,你会发现这种鸟儿的体色以绿色为主,它们的喙则是显眼的红色,不过它们的喙并不全是红色,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它们的喙的尖端是黄色的。
虽然亚历山大鹦鹉的体色主要以绿色为主,但不代表它们身上就不会出现其他颜色的羽毛,比如它们的脸颊和颈部就不是绿色,而呈灰蓝色;它们的外侧翅膀覆羽带有一块紫红色的羽毛;它们的腹部是黄绿色的;它们的尾巴尖端及内侧是黄色的等等。
跟很多鸟儿一样,不同性别的亚历山大鹦鹉也有不同的形态特征,像雌鸟就不会跟雄鸟一样在颈部拥有黑色和粉色的环状羽毛,这也可以成为我们鉴别鸟儿性别的重要依据。需要注意的是,幼鸟长得跟雌鸟较像,但想完全变成成鸟的羽色,至少要花32个月的时间。
亚历山大鹦鹉生活环境
可能在中国,你并不太容易见到亚历山大鹦鹉,但像在泰国、越南、缅甸这样的国家,你见到亚历山大鹦鹉的几率可能就大了很多,因为亚历山大鹦鹉主要就分布在这些国家。当然,你也不是随处都能见到它们,想要发现它们的踪迹,你得了解它们喜欢待在哪些地方。
一般情况下,你不用到高海拔地区去寻找它们,因为它们生活的区域海拔都在千米之下。食物较多的地方是它们最常出没的,比如森林等。不过在有些地方,亚历山大鹦鹉是农民们的“眼中钉”,因为它们会以农作物为食,所以农民们看到它们可能就没有想要把它们当成宠物养的冲动了。
其实亚历山大鹦鹉也会出现在城市,比如人较少的郊区、树木较多的公园等地,也有人看到过它们。虽然我们很少能见到数量非常多的亚历山大鹦鹉聚集在一起,但它们通常也不会单独出现,如果你看到一只亚历山大鹦鹉,那么周围一定还有其他的亚历山大鹦鹉。
人工饲养亚历山大鹦鹉时,主人首先需要给它们准备一个较大的笼子,因为亚历山大鹦鹉体型可不小;其次,亚历山大鹦鹉的啃咬力可能超乎你的想象,所以你不能将它们跟其他种鸟儿混养;第三,为鸟儿准备新鲜的树枝不仅可以让它们尽情地啃咬,还能给它们当做玩具使。